求職者謀一份職業(yè),多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從而更好的立身處世,于是對于招聘方能給出多少薪資待遇頗為關心。然而現(xiàn)實中卻難盡如人意,求職者越想知道的薪資待遇,招聘方一般越遮遮掩掩,含糊其辭,一般不會給出太明確、太具體的答案,甚至于有些霸道的招聘方壓根就不跟你談薪資待遇。
想找東家,卻不能有效地問到對方能給出多高的薪酬待遇,確實是在干一件有些冒險的事。畢竟,簽了賣身契,就要承擔相關責任和法律后果,等到簽了約才發(fā)現(xiàn)待遇太低,后悔不迭或是再行違約,就不再是明智的選擇。
如何打聽東家能夠給出的實際薪資待遇,以下方法也許可以試試:
1.與招聘人員搞好關系。
對于不太熟悉的人,大家都抱有一定的防范心理,說話、處事都會有所忌憚,招聘方也是一樣,對于來自四面八方的求職者,在對這些求職者沒有太多了解之前,不會輕易透露過多單位的信息,特別是涉及薪資待遇的重要信息。
對于五花八門的求職詢問,招聘方多會以敷衍、模糊的回復來應付,招聘方是出于職業(yè)習慣,也有怕說錯話承擔責任的顧慮。求職者應該注意求職方式、方法,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拉近與招聘人員的距離,通過主動幫忙、真誠贊美、閑聊家常、注重舉止儀表等辦法獲得招聘人員的好感,讓招聘人員放下芥蒂,這樣才有可能讓招聘人員講實話、講真話。
有如:一位自始至終面帶微笑、神情大方、舉止優(yōu)雅,且主動幫助招聘人員布置現(xiàn)場的求職者,就讓招聘人員難以抗拒他的詢問。
2.注意打聽薪資技巧。
問同一個問題,問話內(nèi)容也差不多,卻由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人說出來,效果可能天壤之別。有如詢問薪資:
A一本正經(jīng)(或略帶緊張)地問:請問該招聘崗位的薪資待遇怎么樣呢?(一句問完,然后靜等招聘人員答復)
B一臉微笑(較為放松)地問:您好,請問該招聘崗位的薪資待遇怎么樣呢,比如就我這個情況,能拿到手的工資有多少,還有什么其它福利待遇嗎?……我在前一家單位每月拿到手的工資有Ⅹ千,不知道到貴單位后能否有所突破?(根據(jù)招聘人員反應適時穿插詢問、追加詢問或終止詢問)
A詢問評析:神情緊張會讓求職者顯得不夠自信,并且讓場面尷尬,并且問的太過含糊,薪資待遇包括很廣,一句怎么樣讓招聘人員無從答起,其結(jié)果只能得到應付式的回答,比如答復如下:相信你對我們單位應該也有所了解,我們是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來設計薪酬體系,該有都會有,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問具體金額,因為每個人的學歷、工齡、經(jīng)驗都不一樣,暫時無可奉告。
B詢問評析:神態(tài)放松,會讓求職者顯得自信滿滿,并且詢問不太刻意,大有從聊天中間穿進來的意味,會讓招聘人員容易接受,不至于抱有警惕心理。至于詢問內(nèi)容,有進有退,前一句問得較為具體,讓招聘人員知道求職者具體想了解什么,如果還不好回復,求職者第二句更為招聘人員提供了一個參考,招聘人員不用直接回復具體金額,只需回復能或不能,求職者便可以知道自己將拿到的具體薪資。
以上舉的這個例子,只是從一個側(cè)面反映詢問的技巧,關于詢問技巧還有許多需要求職者去學習、提高的方法,求職者需要多加觀察、勤加練習、反復揣摩,才能無往而不勝。
3.通過多方渠道獲取薪資信息。
求職者打聽薪資待遇,并非一定要通過招聘人員,還可以通過其它一些渠道去打聽消息。
比如通過網(wǎng)絡,從單位官網(wǎng)上也許能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如果招聘單位是知名企業(yè),網(wǎng)上肯定還會有相關的論壇、網(wǎng)群、帖子,有些就是直接討論該單位薪資的。
比如到單位實地觀察,應聘的時候多留一個心眼,注意觀察,其實從一個單位的辦公環(huán)境、辦公用品是能夠觀察出單位實力的,還有就是單位的公告張貼,也許也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有用的信息,筆者就曾經(jīng)在一家不錯的單位的張貼欄上看到過該單位的季度獎發(fā)放公示情況。
比如通過向前幾年應聘進去的職員打聽消息,進去的職員作為過來人,能夠體會到新求職者的期待和好奇心,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會樂意分享其中的細節(jié)。
比如通過老鄉(xiāng)會、師門群、同學群、交友群等,特別是師門群,如果是在同一座城市,同一個導師的師兄師姐都比較有出息的話,那這個群的信息量會非常之大,其中所構(gòu)建的關系網(wǎng)絡也會非常的廣,可用之處會超出你的想像。
只是,尋求這些渠道,需要用心、用情,否則,再好的渠道也會抓不住,即使抓住了,也利用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