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養老保險由誰交?
添加時間:2018-10-11 09:52:21
瀏覽次數:
0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退休養老雙軌制,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只要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一定比例在職期間公眾作為退休金。2015年,國家開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讓養老保險正式實現“并軌”。那么現在公務員養老保險由誰交呢?下面小編為大家進行詳細解答。
一、公務員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并軌
養老金“并軌”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后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雙軌制——企業養老金和事業養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現在的事業養老金比企業養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們的呼聲很高一致要雙軌制并軌)。
養老金“并軌”后,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且個人的繳費多少與繳費工資基數相關,但對于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確定,各地的規定卻不相同。為了降低養老金“并軌”難度,保障改革順利進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也同步進行了調整。
二、公務員養老保險需繳納工資的8%作為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攫B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于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征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三、公務員養老保險并軌后繳費年限的規定
對于國務院決定實施后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四、公務員養老保險并軌,職業年金怎么算
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為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人員退休后,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職業年金的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
五、公務員也要進入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時代
一直以來,一些機關和事業單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擊提升職級、職稱的情況。這是因為,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按照職工退休最后一個月工資一起發,并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進行調整,這是造成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待遇差距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改革后,將按照本人歷年繳費多少、繳費期長短來計算養老金標準。
這意味著,某公務員即使退休前沒有被提拔,但由于他的繳費年限長,也可能比他的上司領的退休金要多。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即除數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這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