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有網友在中國政府網留言詢問“為什么新農合個人繳費每年都在上漲”,國家衛計委6日作出回應:隨著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醫療服務需求逐步釋放等,新農合籌資水平由試點初期的每人每年30元逐步提高到2017年的630元。其中政府補貼由20元提高到450元,個人繳費由10元提高到180元,財政補助資金占新農合基金年度籌資總額的實際比例約為70%-80%。
衛計委介紹,隨著籌資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農合保障能力逐步增強。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由試點初期的35%提高到目前的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0萬元以上。門診統籌普遍推進,門診報銷水平提高到50%左右。2016年參合農民人均受益2.4次。
以下為問答實錄:
衛生計生委答網民關于“新農合個人繳費上漲”的留言網民陽光雨說:國家出臺的新農合政策是一件惠及農民、穩定農村的大好事,但收費標準從最初的每人30元,漲到了現在的每人180元。近幾年農民收入并未增加多少,糧食玉米價格才幾毛錢,而且可以耕種的地也越來越少,新農合費用卻翻了幾番。新農合是為了給看不起病的人設立的,現在變成了看不起病的人沒錢交新農合費用,自然就享受不了補助了。而且原來是去新農合點拿藥給報百分之多少,現在不知道是規定不給報,還是小診所的醫生自己做主不給報,都報不了了。希望調查清楚,出一個書面的東西貼出來,讓大家心里清楚,自己繳的費,自己也有受益的時候。
衛生計生委回復:新農合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的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籌資主要來源于財政補助和農民個人繳費,其中財政補助占主要部分。近年來,隨著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醫療服務需求逐步釋放等,新農合籌資水平由試點初期的每人每年30元逐步提高到2017年的630元,其中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由試點初期的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目前的450元,個人繳費水平由10元提高到180元,財政補助資金占新農合基金年度籌資總額的實際比例約為70%-80%。
同時,針對部分貧困人口無力繳納參合費用的情況,國家同步建立了醫療救助制度,符合醫療救助標準的貧困人口由醫療救助基金代為繳納個人參合費用,并對經新農合報銷后個人仍難以負擔的醫療費用部分給予資助。
隨著籌資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農合保障能力逐步增強。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由試點初期的35%提高到目前的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0萬元以上。門診統籌普遍推進,門診報銷水平提高到50%左右。2016年參合農民人均受益2.4次。
下一步,我委將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會同相關部門加緊研究建立與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的穩定增長的籌資機制,推動包括新農合在內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持續健康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轉載自: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