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剛過,記者從南京市建鄴區衛計局獲悉,該區江蘇首創的醫聯體項目化建設機制也正式啟動。該項目也意味著醫改進入深水區,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從輸血轉變為造血。從三甲醫院專家基層當“院長”到醫聯體項目管理,作為醫改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南京大力推動優醫聯體建設,“下沉”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基層醫療實力,讓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構建綠色通道,突破雙向轉診“腸梗阻”
1月31日,家住沙洲街道的傅大爺和老伴去超市買菜時,突然不舒服、眼花,在超市地上休息時就暈倒了。超市工作人員焦急地跑到沙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尋求幫助,社區醫護人員立刻帶上急救設備飛奔至超市。心電圖顯示,傅大爺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情況并不樂觀。醫護人員立即聯系120,同時接通了最近醫聯體合作單位南京明基醫院的電話,通過遠程急救系統將傅大爺的情況上傳至明基醫院胸痛中心。明基醫院在安排轉院的同時,一邊通知激活導管室,急診科、心血管內科、導管室等工作人員做好隨時接診的準備。對突發急性胸痛“搶時間”尤其重要,醫護人員上下聯動,完成生命的接力,傅大爺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小時。
傅大爺的成功救治也是南京構建綠色通道,突破雙向轉診“腸梗阻”的一個縮影。以南京市建鄴區為例,轄區內6個街道的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與南京三級醫院簽訂了醫聯體合作?!拔覀兪冀K把社區中心的基層衛生的建設,伴隨著新城的發展,就是新城建設到哪里,老百姓住到哪里,我們的基層衛生這就跟蹤服務到哪里。各級醫院組建醫聯體后,各類急診病例通過綠色通道及時上轉,真正使急病、疑難雜癥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治療?!蹦暇┦薪ㄠ拝^衛計局局長王石城介紹。
在南京市南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疼痛科上門診的,是來自南京市第一醫院的博士陳浩。1年多前,陳浩來到南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職業務副院長。
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是本輪醫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南京正探索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大小醫院之間的結對幫扶。三甲醫院專家下基層除了坐診,還參與到醫院管理。這也是南京在醫聯體道路上摸索出的新工作方式。
王石城表示,以前的醫聯體主要是專家下基層的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這樣的模式正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比如很多專家一般一周來一次,到了基層后,坐一天也看不了幾個病人,時間長了,專家們也會失去信心。另外,基層醫院缺少一些設備,很多醫生來了之后也無法開展診療。“這種做法往往留不住根,而我們所說的醫聯體第一作用是要提高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療管理能力?!蓖跏巧钣懈杏|。
2017年,建鄴區的衛生部門做了嘗試,他們首先和南京市第一醫院進行溝通,提出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欠缺的是醫療能力和管理,能不能打破以往的專家坐診的模式,由三甲醫院下派兩名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管理方面的職務。
經過多輪的對接,南京市第一醫院派出了麻醉科和呼吸科的兩位專家分別到南湖和南苑兩個衛生服務中心做掛職副院長?!皩<业穆氊煵⒉皇亲\為主,而是參與醫療管理,對科室人才隊伍建設、核心技術開展、診療質量控制進行指導,同時能夠把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整體串聯起來,包括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等?!蓖跏钦f。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效果也十分明顯,據了解,如今包括一些只在大醫院進行的學術論壇都能夠下到基層來做,這使科室醫療管理水平、學科人才建設都有明顯進展,基層醫院也真正嘗到了甜頭。
變輸血為造血,首創醫聯體項目管理
大醫院醫生下基層是輸血,如何變輸血為造血,通過幾年的時間把基層的能力提上去呢?2017年底,建鄴區在江蘇首創了醫聯體項目化建設機制。
三級醫院的科室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共同申報醫聯體的項目,項目的出發點是通過幾年的時間,補短板,提升基層的能力。據了解,一期一共16個項目,一個項目時間為三年,每年將對項目進行跟蹤考核,如果論證不過去,項目隨時叫停。
醫聯體項目機制出臺后也受到了三甲醫院的歡迎,絕大部分項目都是三甲醫院的分管院長親自抓,帶著科室跟社區對接,完善這個項目的論證,明確項目的目標。比如江蘇省二中此次就一口氣中標了三個項目,消化科和濱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西醫結合消化病”項目、心血管科和雙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西醫結合腦卒中建設”項目、呼吸科和沙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肺病的專科建設”項目。
“醫聯體項目化建設也是顛覆之前的老路,這種激勵機制對于三級醫院和對基層都有壓力。從管理理念、人員、技術等各方面進行的合作更利于醫院的整體提升?!蓖跏钦f。(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