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3 16:57
市場是存在的,并且有淘寶等的消費習慣教育。這正面臨如下問題:
1,平臺和律師的關系。又包括如下細節
A,律師以什么身份和平臺合作? 最佳答案是以公民身份合作。這個不需要解釋了。
B,收律師的錢還是收客戶的錢為網站盈利點?最佳答案應該是在律師收費的時候同時向客戶收取網站的服務費。
C,究竟是用戶和律師產生交易,還是用戶和網站產生交易?個人理解用戶直接和網站交易才是完美的。
D,律師能和用戶直接產生交易嗎?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這個情況怎么處理呢?
2,平臺到底是收取律師的廣告費用?還是向客戶收取服務費用?
向律師收費那就和電商沒啥關系了。向用戶收取服務費,只能是在線交易完成的同時收取。
3,當現狀是免費費和收費都成為抉擇的時候,要清楚的知道法律電商之路到底有多長?
現在的眾多律師平臺,免費咨詢作為招牌,律師回答都是三句半。久而久之律師沒收益,激情過后就是冷靜。中顧等平臺上的數據大家都是能看到的。
4,我更喜歡“咨詢電商”這個提法,畢竟不是無法提供工業化標準化的服務,所以還是“咨詢”這個概念接地氣。一下說幾點我們自己網站的總結,供給位拍磚:
A,信任的建立,這是個機制問題。
B,
溝通。曾有人否認我說“溝通”很重要!我一點都不氣憤,沒辦法,個人觀點不同。想想淘寶,天貓,如果沒有旺旺,那會是什么樣?有人說電話多直接呀,說這話
的都是想當然的,找十個說實在話的律師問問,接一百個電話能有一個形成交易的嗎?想讓客戶付費,律師就必須靜下心來,當成現實接觸一樣。
C,看了以上兩點,律師朋友就會說了,律師靜心回答,就能賺錢嗎?這就涉及網絡能力的問題了!什么是網絡能力?1),什么心態看待網絡? 2),什么心態看到網絡用戶? 3)律師以什么心態網絡執業?
5,客戶在哪里?走普通模式的流量轉化率?有用戶粘度?怎么讓用戶留下?
可以肯定沒有用戶粘度,因為這個是觸發性需求(從別人那里借來的詞匯),二次消費幾率非常低,只能寄希望于用戶消費改變律師的信任度提升,地域內,具體專業排名等等,這些能最大化的放大律師的專業能力。
還有很多話想說,改天有空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