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毛片在线播放视_色婷婷狠狠_欧美三级小说_嗯…啊熟乳岳怀孕好深

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跳槽漲薪30%,職場新人為什么不換?

添加時間:2017-12-05 11:21:36
瀏覽次數: 0

當下,職場新人被批評的重點之一就是不穩定,在哪家公司都做不久。做一兩個月跑掉的有之,甚至一兩天就走的也不奇怪。但是迅速離職就是不穩定,不負責任嗎?

即便40+的職場人,也會頻繁換工作或者轉職,但人們看待他們的轉職就寬容的多,他們的收入與地位也往往因此有不小改善。

因此“工作穩定”的定義,看來就不只是“一直做同樣的工作”而已。這會涉及某種綜合的價值判斷力,也就是種“德行”。

于此不妨先提出一個關于“穩定”的暫時性定義,就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果我知道自己是因為有新的人生規劃,知道下一個工作的薪水比現在多了30%,知道再做這一行下去會和整體產業一起沉船,那這時換工作,甚至換業別,仍可以算是“穩定”,或至少不“違反”穩定的定義。

但如果換了一次之后,又有新的人生規劃?又有更高薪的工作?因此再換一次,這時仍算是穩定嗎?似乎就不太算了。你應該在上一次換的時候,就想清楚后續發展可能性,不應該騎驢找馬;除非你預設的可靠將來就是不斷騎驢找馬,“穩定的騎驢找馬”。但這似乎不合多數人對穩定的直覺認知。

因此“穩定”可以加上一個新定義,就是“變動必須基于長程規劃”,如果之后無法照計劃來走,那也就不會說這人是穩定。至少你換工作之后,要做個一年以上吧?

但仔細想想,這種穩定也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安,甚至不智。當代職場的變化非常快速,就算是主導市場的業者,也通常難以找到能長期獲利的經營模式。特別是新創事業、網絡事業,或流行產業,這些產業往往與人們日常需求脫節,抓的是虛無飄渺的風向,所以其成功模式很難挺超過一年,甚至一兩季就下臺一鞠躬。如果整個產業都有產品周期很短的問題,那么抓準時機離場,反而會是重要且正確的判斷。

所以“穩定”的定義,看來又要加入“精準判斷離場時機”這樣的條件了。不論入場或出場,一切都在當事人的掌握之中,“進退得宜”,看來才是真正的“穩定”。但這又與我們口語中的“穩定工作”、“工作穩定”的意思好像越差越遠。那么,是口語中的穩定有問題,還是上述新定義的“穩定”有問題?

一般人口語中講的“穩定”,是種過分簡化的外在穩定,并不是真正值得奉行的道德原則。

像是為了追求穩定的工作,而去考公務員或教師。但公務員或教師真的穩定嗎?依這三、四十年來的狀況,好像確實可以這樣說。不過,老公務員和教師在三、四十年前初任職之時,并不知道這工作的穩定度有多高。在經濟快速成長但外在環境“風雨飄搖”的民國六、七十年代,多數人都不敢想象會有民國90年,更難樂觀想象中華民國會有100年,可以發給他退休金。

多數當年的公教人員,只是求一個相對低風險的工作環境,而投入這一行。若只看現職公教人員的工作環境與退休條件,就會讓人覺得其“變量還蠻大的”。所以說,我們現在會覺得某些工作穩定,是看到這些工作的過去狀況而有的評價,不代表這工作真的具有“穩定”的性質。

是以真正的穩定,是建構在對于未來的知識之上,不只是在職場中如此,各種人生層面的穩定或安定(結婚、購屋、生子),也都需要知識與相應的判斷力。這種“定”絕非形式上的“不動”,而是該動的時候動,該停的時候停。

那什么時候該停呢?這個世界的變化節奏越來越快,我們也應該跟著加速運轉嗎?傳統儒家在提到“知止而后有定”時,是認為當人認知生命的真正目標(至善)時,才能真正“定”下來。對此論點常有一種錯解,就是主張要知道真正至高的善,人才有辦法安定。

而當代倫理學認為,人很難掌握什么是“至高的善”,但人有可能找出自己生命的最高目標。至少是暫時性的最高目標。一旦你心中有個目標當“底”,所有的行為都能指向這個目標,那就算是一種“穩定”。

也就是說,集中于特定目標之上來努力,你就能穩步穩行,“知道自己在干嘛”,有異動時“是基于長程規劃”,且能“精準判斷離場時機”。所以,穩定絕非外在形式,而是對于發展方向的精準掌握,不論是職場或是其他人生向度都是如此。也都該如此。